所有的護理操作,都是由淺入深的學習,學校的護理操作室有四間,每間約有10張病床,同學們會被分成小組,每組一張病床,每張病床有3-4個同學,往後整個學期的練習都會在自己的病床上進行,而我嘛,則在Room3的9號床,我們第一項操作是鋪床,分別有麻醉床、暫空床、備用床等,都需要把床單鋪得筆直,一絲不苟,我常常和同學們戲言,要是以後失業了,可以到酒店里鋪床單,哈哈。
其他的操作就不詳細講了,用幾張圖來給大家簡略介紹下吧!
此外,還有插胃管、插尿管、測量生命體征、口腔護理等一系列操作,個人認為插胃管和插尿管步驟較多,容易出錯,不過多加練習的話,要做好這些操作也不難。
好啦,我要開始講講大家以及我自己也想當好奇的打針,未開始學習前,一直都好奇打針練習是打在模型上嗎?這樣真的能找到手感嗎?首先,常人說的打針分為肌肉注射(IM)、靜脈注射(IV)、靜脈輸液(ivgtt)、皮內注射(ID)和皮下注射(H)。
根據同學的反應和我自身的感受,肌肉注射是最讓人害怕的,相反靜脈輸液,也就是打吊針是最容易讓人接受,而靜脈注射和皮內注射(試針)的疼痛程度差不多,皮下注射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常接觸的打疫苗。但我們開始學習打針后,很多以前好奇的問題也逐漸有了答案,原來我們要為了練好打針,需要給同組的同學互相練習,受受皮肉之苦。很多人開始的時候也會害怕和忐忑不安。當然,我們會先練習用針筒抽藥,然後在模型上練習,最後才在同學們之間下手,不然的話,我們真的會受盡生命危險。
我給同學打的第一針是皮試,針頭需要平推入皮內,開始時還不錯,可惜後來入針太深,使凸起的皮丘不太明顯。第二針則是皮下注射,打在同學的手臂上,這一針應該算是最成功的一針,根據同學的反饋,我入針后她簡直感覺不到疼痛,認為我做得很好,快狠準!只在後面開始注射藥水的時候稍有痛感。第三針則是打吊針,不知道是否難道較大,我一共入了兩針都未能成功刺入靜脈,同學說挺痛的,同樣大部分同學都未能在練習的時候一針見血,看來我們統統都要加緊練習呀!不過有點小幸運的是,幫我打針的同學,竟然一針就打中了我的血管,讓我免受第二次的皮肉苦。至於肌肉注射嘛,由於存在一定的風險,因此我們還未用真人相互練習。
抽藥是基本功,平時在醫院看護士抽藥覺得很簡單,原來大有學問,細節很多,手法也要很標準。
基本功練得差不多了,便開始在模型肌肉上練習手法,一定要練習到很熟絡哦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